解析房地产行业 洞察人力发展价值
博志成认为目前行业进入中场,良币驱逐劣币是主要特征。对行业未来的发展趋势要形成共识,不能躺平,要立志做经营品质好、产品品质好、服务品质好的三好企业。在房地产的中场,博志成董事长程光水从行业和企业视角阐HR的价值。
博志成已经成立了13年,这是第14届人力资源峰会,本次主要从三个方面跟大家进行分享:第一行业,第二企业,第三HR们。
所谓行业,实际上就是行业的共识。我选了两位至少大家都公认做的不错的两个企业家,一起来看看他们对行业有什么想法。一个是万科的郁亮先生,再一个是旭辉的林中先生。郁亮最近说的16字真言:尊重常识,回归常态,阵痛之后,还有机会。林中先生在G50年会的32字发言,他发言时我总结提炼出了几个词:尊重常识,遵循规律,敬畏规则,回归本质,保有冗余,留有备手,扛过苦难,共度时艰。
大家看这两个老总的发言和总结,归纳起来8个字:第一个词是常识,这两人都提到了尊重常识。第二词是规律,上边是回归常态,下边是遵循规律、敬畏规则。第三个词一个是叫阵痛之后,一个是叫共度时艰,都提到现在的艰难,也提到了机会。所以我把这两个老总的这两句话拿出来跟大家说,就是行业当前的共识。综合国内国际形势,分析行业数据,我用8个字4个词来总结,分别是:常识,规律,艰难和机会。这是行业共识,也是在座HR们应该有的共识。
常识,即尊重常识,一定不是尊重过去的常识,那未来的常识到底是什么?我第一个从规模到利润,大家知道过去的十年,房地产行业一路狂奔,基本上都是以规模定英雄。接下来第一个是追求规模到追求利益的转变,现在所有人都提到没有利润的项目是坚决不做的,这就跟原来不一样了;高杠杆到低负债也是这个逻辑,以前是金融红利时代,基本上有杠杆,现在追求的一定是低负债。
我最近接触很多老板,低负债才是企业真正心里有底的根本点,这跟企业的暴雷有关。第三个是拓合作到提效益,以前提到更多的是合作,合作一定是项目的权益,做的项目再多,但权益项目少也是有问题的。再一个就注重排名到注重效益,实际上排名和注重效益,跟上面提到的规模到利润是相关的。最近两三个月,很少再看到以前每个月的31号或者30号,房企公司的人发朋友圈讲自己排名多少,最近没有了。现在很多基金公司、金融机构在融资很少去看企业是多少强,都是在看的企业效益和项目效益怎么样。再有一个就是从开发向运营的转变。未来不是单纯的只做开发,一定是有运营的业务,不只是从开发到运营的转变,还从资产到服务转变。
原来大家只关注重的资产,不关注服务,未来是向服务要效益,向服务要生意。其次是重资产到轻资产转变,或者重资产轻资产结合,也是未来行业趋势。线下到线上,原来都是线下的业务,所有的基础知识是靠线下,现在大家都重视往线上转移。最后一个词从圈地到深耕,以前大家更注重的是跑马圈地,现在不是单纯的思考跑马圈地,深耕才是为未来更适合发展的一个点,所以不光是圈地,大家越来越关注深耕。实际上从行业趋势来看,未来的地产行业一个是开发加运营,再就是深耕再加精细化的趋势。一个企业,未来不完全看规模,如果一个深耕型公司,服务、权益都能做得好的时候,就一定有很好的发展,所以最后总结一句话就是适应进化,适者生存。这就是行业未来的常识。
尊重常识,常识是什么?一定不是原来的单一打法。怎么来看这个行业呢?到底房产行业接下来怎么办?根据博志成的观点,2022年上半年仍会继续寒冷,现在是冬天,但是冬天还继续再过半年的时间。各家的观点也都不一样,有的说是到6月份,有的说9月份和10月份,我们判断到明年下半年将会逐渐的趋热起来。因为房产行业如果到明年6月份以后还继续冷,那这个行业会面临着很大的挑战。所以上半年冷下半年会热,城市会剧烈的分化。可能一部分城市会快速复苏,一部分城市继续筑底,继续往下走。
明年6月份左右的时间大部分城市会复苏,但是不排除还有一些局部的城市继续会往下探,这跟城市分化有关。一部分城市仍然是刚需为主,但一部分城市开始改善拉动。再就是一部分城市在开始量变,量变是什么意思?就是一部分城市的价格会发生变化,有的城市价格开始往回回升,往回降的概率不大。因为所有政策都在保价格,把价格往上抬,政府也是想把价格逐渐的保住,稳住价格才能让老百姓买房子的预期回来。还有一部分城市会量价齐升,量价都会发生变化,所以这个变化更多是往上升的趋势会更大。
我们说春夏和秋冬、低谷和高峰,实际上春夏秋冬交错、高峰和低谷来回错位时,就会出现各种的机会,这个机会就看你能不能抓住。在这个机会中会产生出不同的价值点。因此只要你不躺平,那干就好了。所谓的躺平实际上就是,躺着很难能迎来胜利的。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因为行业现在面临这种情况,一定是熬过就好了。这时候,更重要的是怎么熬的问题。
大家都在提上半场和下半场,博志成的逻辑和观点是分上中下三场。过去了这么多年是房地产的上半场,这个阶段是一个最典型的用劣币驱除良币的阶段,是规模取胜、速度取胜的阶段。这个阶段不管什么招式,只要速度快就能赢。现在房地产到了中场,还没有到下半场,是过度阶段,这个阶段是良币驱除劣币的阶段;未来的下半场,比的是强,谁的内功强大,谁的团队强大。比强的时候就比品质,品质指的是经营品质,包括团队品质、产品品质、服务品质等等,这是比强的阶段。
未来的下半场会以存量为主,现在是存量向增量过渡的阶段,这个阶段是新币置换旧币。比的是厚度,厚度包括资源的厚度,有没有好的资源支撑新旧置换。博志成的观点是将房地产分为三个阶段,从过去的比快到现在的比强,接着再往后要比厚。
过去的行业是经过了土地红利、杠杆红利,现在进入到了管理红利的时代,经营管理精细化的时代,再往后是品牌红利的时代。地产发展到一定程度,品牌红利跟过去的品牌红利会不一样,以前的品牌以规模大论,通过这一轮良币驱除劣币,真正的品牌就是拼质量,夯实基础,做强做厚。中国房地产以后数量会很少,就两类企业,一类是全国性的公司,一类是区域性的公司。
过去5年百强把中国市场干掉一大部分,现在基本上不再提了。未来公司不会越来越大,只会越来越关注品牌,一类是全国性品牌、一类是区域性品牌,实际上任何区域的公司把管理和经营做好,局部区域的品牌是足够应对未来可持续发展的。
原来提到地产就是钱、地、人,只要是有钱,就能搞到好的地,只要有钱有地,就没有招不到的人。过去金融杠杆,土地杠杆的时候,钱是第一位,只要有了足够的钱,一定是拿到好的土地,人就来了。
实际上近些年,从钱、地、人又加了个产业的资源,特别在过去的两年会比较明显,会发现要想拿到更好的项目一定是要有足够好的产业资源,所以原来三个维度又增加了一个产业资源的维度,过去的5年,人的地位还是不如钱和地更靠前,但再往下发展,人的因素会上升到越来越重要的地位。
因为现在进入管理红利时代、未来的品牌红利时代。对组织、对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所以这时候顺序颠倒了,重新进行排布,变、资源、地和钱,大家看,为什么这么排呢?一旦人的能力足够强的时候,人的能力和人脉会获得更好的产业资源,足够专业的人、足够好的资源撬动更好的土地。所以博志成认为房地产行业再往后发展,人、产业资源、地和钱的元素在逐渐的发生一些迭代,对人的要求会越来越高。
现在企业三种活法:第一个是全面躺平,全面躺平什么概念?躺平没有主动的,基本上都是被动的躺平的。还有的是觉得别人都说不行,我也不行了不干了就这样吧,全面躺平,我认为躺平实际上就是。有人说躺平,是躺下等着机会再来。这种是自欺欺人,自己安慰自己的说法,三种活法是最不可取的一种的活法就是躺平,即。
第二个是优胜劣汰,劣币驱除良币。从2021年下半年开始就优胜劣汰,一些超大型的公司,以及中型的、小型的在各个区域面临着特别残酷的优胜劣汰。这个期间怎么能成为良币?能成为活下来的人?这就很关键。最核心是的要活下来,活不下来一切都是虚的。怎么能活得好?未来活得好的有哪些企业?一定是财务稳健,得有盈利。这个行业最终跟其他行业都一样,财务稳健是活得好的第一个根本指标。
经营卓越要有一套很好的经营体系、管理体系、组织体系,才可持续增长。因此,博志成提出来的观点叫合理增速,过了这一轮以后这个行业趋向平衡、相对稳定发展的时候,活下去且活得好需要可持续增长。
所以说企业有三种活法,但有百分之二三十的企业在躺平,就是在,那就一定等不到春天的到来,不要想躺着等着春天到来。一定要想怎么成为驱除劣币,成为良币才能活下来。活得好,活得久,财务稳健,经营卓越,做一个可持续增长的企业。今年年底去看一些数据,还是有一批优秀的企业获得了不错的增长。
立足当下,赢取未来,到底有哪些点是特别要关注的。第一点就是现金流不断,最早的时间要按照6月份来算,6月份是比较客观的一个时间。如果说现在公司撑不到6月份,那就会有特别大的问题;保证现金流不断裂就是开源节流,增收节支,量入为出,只有活下去才能有机会。第二点就是遵循规律,尊重常识。前段时间到一些企业去了解他们的战略,还在定三年百亿,五年百强等,还在用原来观点去理解房地产,这是需要改变的。这时候要遵循规律,要转变观念、思维和认识。
那我们要做哪些事情呢?要进行战略复盘。今年从7月-9月,不同的企业都开始思考原来制定战略是否需要做一些调整,要对战略进行复盘,围绕着新的趋势应该怎么来做,原来做的组织架构是基于当时规模发展速度匹配的,现在要收回来或者做局部的合并,因为很多企业也不停的在做组织变革、创新和转型,围绕着产品的转型,进行不断的创新。
战略复盘是深度思考风险、发展、盈利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对发展模式、财务模型、投资模型重新进行调整。战略复盘特别重要一点就是要专注聚焦自己的优势区域和能力,发现优势区域在哪,核心能力在哪,专注且聚焦。不盲目多元化,不盲目的四处举债。回归企业本质更多抓好经营的品质、产品的品质、服务品质,做长期主义的三好企业。全面提高风险的意识,财务风险、投资风险、合规的风险将会越来越重要,企业各方面的合规性对未来会越来越重要。内控的风险包括组织机制、人力资源等等,危机公关风险是当前最紧急的,一个是质量,一个是安全。今年很多大的企业所谓爆雷,有些企业我们认为发展还是不错的企业,就因为一个疫情事件稍微处理不当就引起和债市的双杀,造成了企业重大的风险。
首先,核心建议。第一是别躺平,企业老总不要有躺平的心态。第二要树信心,行业这么大,未来还有足够的机会,就是把信心树立好,怎么把难关渡过去。第三解决当下的问题,当下问题主要是解决现金流。第四要做“良币”,一定知道良币是企业的追求。第五是坚持长期主义。
其次。可持续成长建议。要保持合理的增速、高质量的发展,做三好品质的企业,好的经营、好的产品、好的服务三者缺一不可的。
最后,要想持续发展,想高质量的成长,还有一个重中之重,准确把握投和销的节奏。第二优化城市的布局和产品的结构,一部分城市的刚需,一部分城市的改善。产品结构层次布局要搭好。第三组织能力的弹性化、精益化、敏捷化。所谓组织变革,这个期间是最关键的一个时期。第四是更新老板的认知,创新老板的思维,提高老板的格局。在行业发生巨变的时候,老板的认知和思维格局决定了企业的方向和潜力。第五核心团队和老板要高度共识。老板提升了,但核心团队与老板不是高度共识、没有同频提升的话,团队就没有应对的信心和能力,只靠老板一个人是不行的。
这次峰会的主题词:与势偕行,劈波斩浪。我觉得这个词就定的特别好,行业趋势原来是钱、地、人,现在是人、资源、地、钱,行业发展到现在组织变革、战略复盘、对老板影响等。这个期间,房地产HR们迎来最能发挥价值的春天。所以,这一定是看你能不能与势偕行,能不能劈波斩浪,这句话送给我们HR们。
现在听到最多的一个词是“伪高管”,今天扩展一下,不光有伪高管,还有伪人才、伪HR。具备甄别真伪的能力,这才是保证人才效能最大化的根本。
HR为什么总不能被重视?很简单,因为不懂老板,不能助力老板成大事,特别是房产行业到现在的时候,很多老板就躺平,很困惑、很迷茫的时候,HR能给组织、给员工、给行业、给老板提供一些帮助的时候,这完全会不一样,不懂业务就不能助力业务部门突破业绩。怎么使业绩能有所突破,我们人力资源能不能提供支持和帮助,如果只会用人力资源思维去思考是不能给出建设性建议的。人力资源要站在一个战略高度上。天天陷入事务性的工作,是没有创造性的,所以说要懂老板、懂业务、懂战略。特别对行业发生变化的时候,会发现是最好突破的时候。
房地产行业现在处于良币驱除劣币的阶段。我们HR一样面临着良币驱除劣币的时候,职业的生死选择来了,要么升级而生,要么守旧而死。新时期我们这个职业的使命是什么?第一个,一定要应势而变。要跟老板沟通,制定公司新的人才和组织战略,推动组织变革。加速组织进化,从原来粗放的管理进入到精细化的管理,品牌管理;组织要对应的做进化,原来公司只注重速度、规模,以后注重质量、品质、效益;组织的基因会发生改变。所以对组织的进化一定要是加速沉淀组织的智慧。
新的阶段一定是面临着新的战略,公司的战略发生变化,公司要进入新战略、新业务、新领域。这个期间需要什么样的组织管控体系、激励体系、需要什么样的人才标准,特别是新的高管标准,业务核心团队的素质标准发生根本变化,要主动跟老板进行探讨。举个例子,组织优化,很多企业现在是平均行业组织优化20%、30%、40%、50%都有可能,组织优化还只是参考过往的业务要求标准吗?因为这时候,制定的绩效考核,优化的标准是不是匹配明年、后年的?HR们需要站在战略视角进行思考了。
在优化组织这件事情上,跟原来的做截然不同,因为对人的要求发生了变化。人才的本质到底什么?人才就是一种智力资源,人才就是公司智力的资源。人力资源管理的本质是什么?是释放人的智力资源的能量。把我们人的活力激发到最大,特别在行业这种变革下怎么把人的潜能激发出来,使人才在组织中能创造增量,实现跨量级的发展。怎么把组织激活?增量怎么做好?。人力资源部门的核心产品是什么?就是持续不断的为企业提供符合战略需求的合格人才。。所以人力资源管理本身上,它应该是人才的运营中心,把人力资源管理上升到人才运营这个角度上,是组织的智慧中心。
房地产公司无论大小,都要有直接的智慧共享中心或者企业赋能中心。博志成一直在力推的在线学习平台,在线学习平台是解决人力资源上升到人才运营中心的点。这里边可以做组织的智慧积累、组织的沉淀等等。通过这么一个平台,把整个的组织智慧组织起来,它才能支撑公司可持续发展公司。
未来,中场是做强,下半场要做厚。一个企业很好的赋能中心,没有一个平台、一个机制支撑,还把组织发展和人才的发展当做原来特别简单、特别粗放的事情来做,点状式的一些培训、培养是完全不可能有提升的。
新时期迎来我们最好的机会就是要升级而生,人力资源伙伴们一定要坚决的靠近决策层,走进决策层。公司处于业务行业特别顺的时候,人力资源伙伴走进决策层特别难。但是行业发生巨变的时候,只要是有自己有力的思考、策略和方法,是有机会能走进决策中心的,成为领导层的有力臂膀。围绕着行业大变局下,在公司新的战略目标进行组织的重新设计和变革时,这是老板、核心层关注的事,这也是走进决策层最好的时机。HR必须获得老板的深度信任,大胆的亲近老板、走进老板,帮助老板做成事、做好事。前提条件是得改革自己,在态度上、能力上、心胸上要迈个台阶,不要还站在原来传统的逻辑去思考问题,老板需要你的帮助,需要你作为高手的帮助,现在是最好的时机。
博志成这两年在做G50和F100董事长俱乐部。在给老板搭一个核心圈。我们每次搞活动,特别是年会,我们都要求人力总必须陪着老板一起参加,有机会跟着老板多出去进行互动和交流,这个时代一定不是老板个人英雄的时代,一定是老板和核心团队共同成长的时代,围绕着人才发展创造价值,想好了怎么把老板和共通了吗?通过G50、F100圈层把老板拉进来,再把公司的核心的职能条线的人,包括人力总聚集在一起,大家一起共同的交流,共用同样的导师和陪养体系。你会知道老板在思考什么,知道辅导老板的导师思考什么,高频交流和碰撞,这样跟老板形成了高度共鸣,就特别容易获得老板的信任。
HR的职业发展方向,一定要清楚做什么?要做首席的人才官,做人才的运营官,就是CHO。辅佐好决策层就能进入决策层。新时期,我们房地产HR我们的发展机会在哪?就是应行业的变化、应组织的变化,对公司的战略变化就有利,进入决策层机会就很大。
最后用我们主题词再呼吁一下,这个期间是我们最好的机会,你与势偕行,就有机会劈波斩浪。祝愿各位我们HR伙伴们都能升级而生,面向大海,春暖花开!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gzhewang.com/dongcha/1535.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