篝火照常升起大本营一直在这里

  2023 年,我们在公众号这个平台上或许是有点稍显安静了,所以在 7 月一次我们打开后台时,曾收到过一位朋友的小关心:“还活着吗,最近更的不多咯?”

  这在我们看来是相当温暖的问询。在吵吵嚷嚷的注意力争夺年代,我们很幸运还能在寂静中找到彼此对视的目光。

  但其实在那些还没有来得及以文字和大家分享的时日,我们是在继续推进着一些我们很认可的项目、为团队进行一些极其必要的探索。我们在过去一年也重启了播客 「Open the Bottle 开个瓶子」,去到了很多个离大自然更近的地方,和好朋友们继续着一些新冒险。

  别担心,就像两年前 basecamp 空间开业时我们在里写的那样,“篝火会照常升起,大本营一直在这里。”

  那现在,就让我们和你好好分享下,过去一年 BottleDream 团队究竟都在忙些什么,玩些什么吧!

  去年的起始,是的第二年,我们继续携手脉动和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挖掘进城务工青年的个人成长需求,并设计与之匹配的职业发展教育课程,支持这群潜力无限的年轻人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道路。项目将持续三年,赋能近 300 名学生,我们通过组建含十几位职业教育专家、个人成长专家、教育实践项目专家的专业团队,以互动式线下营、模拟职场等方式帮助学生树立自信,掌握一定的职场软技能。

  4 月,我们顺应世界地球日“是首个由群众自发大规模环保运动的产物”的内核,面向大家发起了一场一起“探索我和地球的关系”的大邀约。我们收到了来自天猫国际、安高若、Bellroy、泡泡骚、PITAKA 等多个品牌从自己关注的领域发回的回答,也和植南门市部、声动活泼、Soilogic 土道理农事所等创作者一起进行了一些有意思的尝试。你可以在我们的空间 basecamp 进入模拟光污染对鸟类影响的小黑屋体验并收听相关播客,在植物邮局投递自己发现的本地性植物,还可以从这里出发一起冲到世纪公园好好抱树。

  世界地球日的策展也启发了我们进一步对空间编辑进行探索,下半年我们与爱回收一起打造了「RE 星球」项目的第一个版本。在这个空间中,我们一起听善淘、STOP SHOP、三顿半关于可持续的的分享,一起看“社区冰箱”、“给小朋友的咖啡书”、“气候桌游”等有意义有意思的展品,一起玩“我的一寸空间”Zine 工作坊。

  面对持续收到的品牌可持续发展计划问询,我们在去年想,不如把这些依旧对自然、对社会、对自我怀有关切的大家聚集在一起。所以我们在去年启动了一个「持续引力实验室」,并发起了三场共创工作坊,与 30+ 跨国和本土品牌一起探讨,可持续商业如何在以向善行动回应世界的同时,也能成为品牌在时代变革中的新竞争力。品牌星球在今年的星球大会上,也首次开设了由我们主持的“可持续吸引力”论坛专场。

  这些朋友们最触动我们的,并不是一开始的目标多么宏大、议题多么深刻,而是 TA 们没有放过那始于最初的灵感一刻,并付诸以细水长流的耕耘。

  对了,对我们来说「话题市集」话题市集也是一次“微小尝试”。它最初始于我们在圣诞前一周想要把这一年认识的好朋友重新邀请回来聚聚的简单想法,没想到在这个过程中诞生了打造一个让灵感和公共行动自然发酵的场域计划。「话题市集」在春节后也会延续,它依旧会是一个弱中心化的,围绕“人、自然、社会”展开流动式对话的活动,是一个开放、共建的社群。

  前年我们发起「打开城市想象力 Unfold Your City 行动计划」时,01 作为报名的行动者发起了“不花钱过周末”计划,和 27 个自称“走地鸡”的小伙伴们一起探索除了消费,我们还能如何利用城市空间,并创作了一本刊物。这个故事应该不少熟悉我们的朋友都听过,而去年,01 又把一个新的创变项目带来了空间。

  她在去一位贵州朋友家做客的时候,听闻了她正在筹备一个乡村儿童图书馆项目。她想,为什么不把这个项目带到城市,让更多人了解和参与进来呢?然后,一场洋洞儿童图书馆义卖项目发布与分享会就在 basecamp 落地了。

  这启发了我们在新的一年进一步探索“行动支持 - 长期陪伴 - 激发多次行动”的新路径,让创变更长期地延续。

  许多来到空间的朋友看到了大家的公共行动后,会和我们说,“要是我不用打工,我也可以。”去年我们和阿里巴巴集团的员工公益部门一起落地了「好事发生」员工公益孵化项目,看到了行动在每一个场域发生的可能。

  比如,花逍发现当了 30 年老会计的妈妈退休闲下来后对自己的个体价值一直有着怀疑,然后就发起了一场公司内的“爸妈市集”,让父母把照顾小狗、改衣服、养花、养鱼、画画、织毛衣、收纳等技能搬到市集上,和更多年轻人和同龄人分享,甚至是“传授经验”。

  故事的开始,是去年 3 月正式发布的《年轻人未来乡村生活趋势》。在过去 40 年的城市化进程中,城市在城乡叙事中成为绝对的主角:城乡代表先进与现代,乡村代表落后与传统。城市是年轻人拼搏进击的梦想之地,乡村则是退一步海阔天空的躺平之选。但如今,这样的叙事迎来转折。出于对年轻人城乡流动趋势的持续观察和探索,BottleDream 和未来学家俱乐部、资深共创专家 Candy Yang 共同发起“来去城乡”年轻人未来乡村生活研究课题,并通过实地走村观察访谈、问卷调研等方式归纳出了当今年轻人与乡村互动的最新形态。

  在的调研中,我们接触到了一群专注于有机农业种植的新农人。TA 们打破了我们作为城市人对于食物的常规认识。所以在 5 月,我们去到北京分享收获,这个在有机种植上深耕多年、并率先推广社区支持农业(CSA)模式的农场,向温铁军老师、石嫣老师等一群农业创变者们继续请教。在年前,我们还和几位有机种植农人一起录了一期播客,聊了聊“预制菜时代,我们还有机会吃上好的食物吗”。

  还有一个故事,则从 2022 年末,延续到了 2024 年初。2022 年跨年的时候,BottleDream 大家一起去了趟云南,在孟连认识了云南精品咖啡社群 YSCC 的发起人阿奇。在和他及团队的交流中,我们惊讶于一杯在地咖啡竟包含着这么多社会议题。环境、、公平贸易......抱着对于这些议题同样的关注,我们在今年 5 月,为 Hotelex 上海国际酒店及餐饮业博览会 · YSCC 可持续咖啡论坛制作了一本《咖啡以外,我们还能为原产地做些什么》刊物,并将其转化为了论坛上的一场展。年末,我们和 YSCC 一起发起了“带云南咖啡回家”项目,将消费地的云南咖啡带回到云南产地。让咖农们喝到自己一手带出的云南咖啡,也为咖啡从业&爱好者们提供一个深入原产地生活的机会。

  而和过去几年一样,四川铁牛村依旧是我们经常往返的家园,今年村里的大家实现了三年生态种植后的大丰收。我们在结束云南之行后绕到铁牛村,正好赶上采摘前的粑粑宴。铁牛村的朋友们今年也多次来去城乡,在下半年来到了 basecamp,和在上海的柑爸柑妈见面。

  在去年春天,我们联合《带壳的牡蛎是大人的心脏》,策划了为期两周的线下主题展览及话题活动。我们和作者拟泥 nini 一起创设了一个实体的空间,将书中的世界搬到现实生活中,希望给正在经历着阴雨天的大人们,一个真实可感的拥抱。

  而对于关注社会创新的人们来说,疗愈自己还有着另一层意义。我们习惯于用很创新的行动与很酷的 idea 去关心世界,但在过去十几年我们很少把这一种能量给予自己。以至于有的时候和这个不完美的现实世界碰撞太久后,自己的内在力量也逐渐微弱。

  所以在过去一年,我们也以自己为样本,践行尝试如何在工作之外,在关注外在世界之前,先“照顾好自己”。我们继续和社区朋友们在大厨周阿姨的投喂下中午“一起开饭”,偶尔还能吃上自己在阳台菜园种下的蔬菜。

  比如,去年在 422 的世界地球日刊物里,我们给所有读者埋了一个小彩蛋 —— 蘑菇种子。我们也让这个种子在菜园里顺利发芽,并进入到了我们的肚子里。我们也时常会收到来自远方种植者们的一些投喂,生态番茄、高山木耳、云南松茸,都给餐桌带来了一次次惊喜。

  我们也从去年开始一起践行用运动、喝茶开启新的一天,这一杯茶也在今年年初被我们带到了雪山脚下。在游牧办公的状态中,我们一次次在看见窗外阳光正好的时候,一起开车上山,一睹那“当云雾散去,它就在这里”的雪山群。也在盘山公路上,一起停下看着云海惊叹。我们还在新年的第一天遇上了一棵七百多年的古树,它独树成林,林木间还有一些新长出的须干,我们共同紧紧地握住一株,许下了新一年的心愿。在我们返程城市前的一个夜晚,我们还和团队成员 echo 一起生火,在“自然光源”中度过了这个生日。

  在自然之间,我们突然意识到,原来“生态、生活、生命”可以是融合一体的。自然的辽阔给了我们无限打开的灵感,支持我们带着这种力量重建生活,打开事业可能,也在平静中洞见自己的生命状态。

  首先我们想很兴奋也很坚定地告诉大家,在 2020 年前已持续举办三年的「瓶行宇宙大会」将在今年重新启动!我们正在和更多共创伙伴一起设计今年的模式和内容。可以剧透的是,这会是一次彻底的打破和跳脱。

  每周五或者周六,「话题市集」持续在 basecamp 发生。过来喝一杯吧,或者成为摊主,和大家分享你的灵感和行动。说不定你还有机会和当天的大家一起形成一个新的社群、策出一场新的展览、共同筹备下一场活动。这里也欢迎同样关注公共议题的品牌伙伴们一起共创参与。

  当然,还欢迎你来到我们的空间 basecamp 坐坐,和我们的好朋友们(包括小狗)以不同的方式打招呼。

  最后,祝所有爱着 BottleDream 的朋友们新年快乐呀。期待我们在新的一年继续一起燃起篝火,随处相遇。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gzhewang.com/dongcha/239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ingzhe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