成语凿壁偷光的主人公长大后坏事做尽语文老师不说
成语是中国语言文化的一部分,而且是中国独有的,其他国家只有俗语之类的语言。大多数成语的背后,都有对应的成语故事,可以说,我们小时候都是学过的。守株待兔、揠苗助长和凿壁偷光,这几个成语背后的故事都比较有名。然而语文老师在教导我们凿壁偷光的故事时,却都不说主人公长大后的故事。
凿壁偷光的主人公叫做匡衡,他小时候就喜欢读书。古代人用蜡烛和油灯来照明,但是匡衡家实在没钱,买不起蜡烛。匡衡不想放弃读书的机会,于是他想出了一个办法,他在自家的墙壁上凿了一个洞,借助邻居家微弱的灯光看书。
小时候学凿壁偷光这个成语,真觉得匡衡是个好孩子,这么用心读书的孩子还是很少见的。语文老师都让我们向匡衡学习,努力读书。不过语文老师没有告诉我们的是,匡衡长大之后没有成为一个好人,反而做了不少坏事。匡衡如此努力读书,为的就是走上仕途。他也确实厉害,凭借着学识得到了皇帝的器重。
汉元帝器重匡衡,让他当了太子的老师。之后匡衡就成了皇帝和太子面前的红人,官职也越来越高,最后当了丞相。匡衡身边也聚集了一些人,形成了小团体,在朝堂之上为自己谋取私利,引起了不少官员的厌恶。碍于汉元帝对匡衡的器重,他们拿匡衡没办法。
匡衡当了丞相后,就顾着谋取私利,还鼓动汉元帝提高赋税,压榨百姓。他还勾结了宦官石显,两人一起蒙骗汉元帝,也得罪了不少人。汉元帝驾崩后,汉成帝继位,他听说过匡衡的劣迹,所以对他没什么好感。加上匡衡得罪的人太多,匡衡干过的坏事被人举报了,最后汉成帝以匡衡私吞田地的事情将其革职抄家。匡衡回到老家后,没几年就病逝了。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gzhewang.com/dongcha/3544.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