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润:长期主义就是扔掉投票器踏上称重机

  1997年,亚马逊在纳斯达克上市。从这一年开始,贝佐斯开始给股东每年写一封信,一写就写了22年。

  一切都围绕长期价值展开(Its All About Long-Term)。他接着说:我们会继续面向长期做出决策,而不是短期的股票收益。

  正如著名投资专家本杰明格雷厄姆所说:“短期来看,股票市场就是个投票器;但长期来看,它是个称重机。”

  显然,在1999年股价的飙升中,我们被大量“投票”而不是“称重”。我们是一家希望上秤的公司,而我也相信,从长期来看,所有公司都和我们想法一样。

  说得真好。别和我说你“看好谁”。你就说你信不信:更胖、更重、更结实的公司,最终一定打败更瘦、更轻、更虚弱的公司。

  为什么?因为你越是长大,就越会暴露在敌人面前,会有越强大的对手,因为看到机会开始挑战你。护城河,可以帮你挡住对手、给自己长大的时间。

  如果变动成本也能控制住,不随规模扩大而同比增加,那么最终在每一元销售收入上,分摊的固定成本是下降的。

  所以,我们的定价策略不是最大化每单利润,而是卖得更多。这就在让消费者获益的同时,挖了一条更深的护城河。

  根据公式,三种办法:1)降低固定成本(比如降低软件开发成本);2)降低变动成本(比如降低材料采购成本);3)提升销售规模。

  那怎么提升销售规模?更低的价格;怎样才能有更低的价格?低成本结构;怎样才能有低成本结构?提升销售规模。

  销售规模、低成本结构、更低的价格,形成了一条因增强果、果反过来增强因的“增强回路”,也就是贝佐斯说的“价格成本结构循环”。

  如果你做一件事,把眼光放到未来三年,和你同台竞技的人很多;但如果你的目光能放到未来七年,那么可以和你竞争的人就很少了。因为很少有公司愿意做那么长远的打算。”

  亚马逊1994年成立,开始坚持推动这个叫做“价格成本结构循环”的增强回路,虽然每年亏损,也要不断“先降成本再降价格,降完价格再降成本”。

  用“价格成本结构循环”一锹一锹往下挖,虽然不赚钱,但销售规模越来越大,亚马逊面前出现一条叫做“规模效应”的护城河。

  一直挖到2015年,当规模效应足够大,护城河足够深,再也无人可以跨越时,亚马逊终于开始盈利。

  就像我们都想学巴菲特的价值投资。但如果我告诉你,价值投资,让巴菲特在50岁以后,赚到了人生99.8%的财富,估计很多人可能立刻就会问:啊?要等到50岁啊?能不能早一点啊?等到50岁,已经没有青春去挥霍财富了呢!

  很多人都想“复制”他99.8%的财富这个“结果”,而不是“学习”他从10岁到50岁这一路走来的“过程”。

  面对连续20年的亏损压力,我们真的可以“做正确的事情,而不是容易的事情”,持续降价降成本,扩大规模效应,深挖护城河,坚持“长期主义”,而不是用短期利润给投资人交代吗?

  就在亚马逊正式开始盈利的2015年,王兴有一次接受“界面”的采访,提到一个很有趣的:“三高三低”战略:

  高品质、高效率、高科技都很容易理解。可是,如果明明能赚更多钱,为什么一定要低成本、低价格,低毛利呢?王兴说:

  它(本地生活服务)是一个大规模的行业,如果一个巨大的行业你拿很小的、很薄的一片也得到很多。利润虽然薄,但是你得到很大一块。

  这相当不容易。相当不容易。王兴是对着媒体说说而已,还是线年第二季度财报显示,其餐饮外卖业务总交易金额931亿元,营业收入128亿元,交易笔数达到21亿笔。

  这个美团超脑,会根据每一单餐厅做好菜品的大概时间,最近骑手的位置,客户的送餐地址等等一列参数,用0.55毫秒的时间,计算全局最优化路径:既让顾客等待时间最少,也让骑手跑路最短。

  为什么要拎上楼?因为电瓶车的电瓶可以卖钱,所以常常被偷。都拎上去吧,太费体力,全天送餐效率下降;都不拎吧,电瓶万一被偷了,更麻烦。

  在高科技带来的高效率的驱动下,美团外卖的市场份额达到65.1%,成为行业第一。那么,美团每单选择保留多少利润呢?

  据虎嗅测算,假设不需要花费市场费用,只分担研发及行政费用,算下来,美团外卖业务每单净利润只有8分钱!

  王兴很少说话。为什么?因为他没时间。他选择低着头,深挖那条叫做“规模效应”的护城河,用“高效率、低毛利”,逼疯自己,逼死对手。

  2009年,当整个世界都在讨论3G到底能不能普及的时候,华为的5G项目已经立项了。华为决定,开挖一条叫做“专利技术”的护城河。

  挖了10年后,当全世界开始意识到5G的重要性时,华为的专利护城河已经深不见底,竞争对手只能在护城河外望洋兴叹,或者愤愤然地使点小坏。

  护城河,不需要剪彩仪式。低下头去挖的第一锹,就是开始。挖护城河的人,通常不说话。时间太长哪有那么多话。

  越相信长期主义的企业家,愿意用越长的时间,来挖这条河。有了护城河,才有长期;有了长期,才能谈主义。

  我们的学员,已经听了几百遍了,耳朵都磨破了。但即便听了几百遍,我相信,还是会有一些同学表面点头称道、心里暗自嘀咕:这种漂亮话,说说而已。赚钱,才是商业的起点吧。

  有很多明星喜欢开餐厅。但常常是一开始门庭若市,稍微过一段时间就没人去了,然后亏损关门。为什么?

  粉丝喜爱明星,明星的影响力可以给餐厅带来“流量”。哇,我一定要去试试,说不定还能要个签名呢。

  可是尝过鲜之后,有些餐厅粉丝们再也不去第二次了。为什么?因为菜品不好吃。所以,这家餐厅没有“复购率”。

  当然是复购率。餐厅开在一个固定的物理位置。它只能服务附近几公里范围内的有限人群。就算明星影响力再大,这个“有限人群”都来吃了第一次,但只要菜品不好吃,没有复购率,顾客最终会越来越少,直到关门。

  是的。每个人都知道。但是当你没有护城河,自己活下去都很困难的时候,就会在消费者获益和自己获益之间,无比纠结,难以取舍。大部分人不是不知道,而是做不到。他们会问:我都要死了还管消费者?

  贝佐斯开会时,常常会在会议桌旁放一把空椅子,并且告诉所有人,这张椅子上,坐着“最重要的与会者”。

  很多公司的价值观,都是“客户至上”。但因为自己都一直游离在生死边缘,所以在做重大决策时,客户利益常常根本不在考虑范围内。

  你们都说客户至上,但是你们开会讨论什么问题?看什么报表?资产负债表?损益表?现金流量表?这三张表代表谁的利益?都只代表股东的利益。你们开会时只讨论股东利益,凭什么说客户至上?

  是啊,很多公司都在说客户至上,但是开会看“客户报表”吗?你每周,或者每个月,看客户有没有因为你而赚钱了吗?看客户因为你而少花钱了吗?看客户因为你而拿到投资、甚至上市了吗?

  早期阿里巴巴的主营业务,是通过互联网,帮助中国供应商对接海外买家。也就是所谓B2B国际电商。他们有支强大的地推团队,被称为“中供铁军”,就是做这件事的。

  有一次,卫哲检查工作时发现,有一个“铁军”卖了20万的B2B国际电商服务,给一家中国本土的房地产公司。

  卫哲一看就知道,这个销售一定是用了所谓“把梳子卖给和尚”的技巧,卖给了客户一个根本就不需要的服务,从而完成自己的业绩。

  阿里怎么做?阿里把这名销售开除了。然后把20万,退给了客户。真的退了。进了口袋的钱退出去,是很不容易的。但是,阿里是希望大家知道:

  2019年5月,我带领我的企业家私董会小组参访了美团。在美团的展厅里,我看到了一把空椅子。一把留给客户的空椅子。

  有道理。于是美团开始一点点计算,春节用户有多少外卖需求,若不打烊,需要多少个骑手,需要储备哪些物资。

  2018年,美团广告平台进行了一次算法迭代,其中一个场景下的营收提升超过10%,增加了数千万的收入。

  但是,这把椅子上的客户“提出”,他们对这些曝光的商家需求并不强,体验受影响,商家的投资回报率也在下滑。

  所以伟大的企业都明白,一切商业的起点,都是消费者获益。但是他们也明白,从消费者获益,到自己赚钱之间,也就是从这个起点到终点之间,是个先后关系,常常有一个时间差。

  我想,这样你就能理解,为什么外界对美团股价的上涨“排队来贺”的时候,王兴自己却一副“不以涨喜、不以跌悲”的样子。

  因此,他们常常受不了,不断在做捡了玉米丢了西瓜、捡了甘蔗丢了玉米、捡了葫芦再丢了甘蔗的事情,在红利和风口间上下起伏,左右摇摆,但最后一生难成大事。

  真正聪明的人,都在做笨的事情。真正聪明的人,他们不断在问“这件事情的本质是什么”,“那件事情的逻辑是什么”。真正聪明的人,都会挖一条深深的护城河,然后在里面坚定地创造客户价值。

  今天,我把这些话送给自己,送给读者。我也要用这些话,祝福美团,祝福华为,祝福阿里,祝福所有长期主义者。

  编者按:本文转载自微信公众号:刘润(ID:runliu-pub),作者:刘润,润米咨询创始人

  因论文数据,想要了解2014~2021年浙江省茶叶出口量、出口金额以及它们占全国比重;2021年浙江省茶叶出口各个国家的出口量?

  请问新能源车未来五年国内渗透率为多少,有没有测算逻辑参考?国内外新能源车渗透率的峰值能达到多少?

  因论文需要,想要了解广东省纺织品类出口的主要市场,具体的出口额为多少,不同贸易方式出口额多少占比多少。蟹蟹!?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gzhewang.com/dongcha/3573.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ingzhe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