达沃斯的洞察与远见(2)

  “没有工作的世界?”这一分论坛的主题听起来有些吓人,但并非耸人听闻。世界经济论坛18日发表的报告预测,第四次工业将在今后5年改变商业模式和劳动力市场,导致“15个主要发达和新型经济体净损失超过500万个就业岗位”。报告预测,新一轮工业将创造210万个新工作岗位,主要领域包括计算机工程、数学。但是,710万个工作岗位将消失,其中办公室白领和管理岗位受冲击最大。这正凸显出科技进步可能带来的潜在冲击。

  施瓦布在一篇文章中说,与前三次工业不同,第四次工业在速度、广度和深度上都独具特点。他说,第四次工业“以指数而不是线性速度发展,而且几乎冲击所有国家的每一个工业部门。这些变化的广度和深度预示着生产、管理、治理体系的彻底转变”。

  美国副总统拜登20日在论坛上表示,中产阶级是经济和社会的重要支撑,科技变革对其产生的冲击巨大,在这种背景下,企业更应当注重履行对员工和投资者的责任。

  无论是全球主要央行,国际金融机构还是商业领袖,对于经济增长前景的改善都略显悲观。普华永道在世界经济论坛召开前夕发布的一项调查显示,与去年同期相比,全球CEO们对经济增长及其业务增长的前景都更加悲观。认为经济增长状况将会改善的受访CEO比例由去年同期的37%降至27%。商业领袖们对地缘风险、中国经济增长的放缓和油价下滑感到担忧。

  国际货币基金组织(IMF)19日也将今年全球经济增长率预估由去年10月的3.6%调低至3.4%,认为全球经济回暖的速度将慢于预期。世界银行也预测,2016年全球经济前景仍不乐观,贸易疲软、大宗商品价格下跌等风险因素仍可能扰乱复苏步伐。

  2016年全球经历了数十年来最为糟糕的开局,市值已经减少近4万亿美元。国际油价已经跌至十几年来的低点。同时,新兴经济体增长放缓的消息也在不断传来。

  此次年会共有11位全球主要央行官员参会,透露出的货币政策走向信号引人注目。美联储主席耶伦缺席,但美联储今年加息进程的议题热度不减。不少分析均认为,这可能是今年金融市场面临的最大风险因素之一,尤其是对新兴市场造成的资本外流和货币贬值等长期风险不容忽视。

  世界经济论坛年会20日举办了一场题为“增长的假象”讨论会,与会嘉宾就美联储与全球其他主要央行的货币政策分化展开讨论。

  印度央行行长拉詹说,过去几年大规模货币刺激的后遗症可能正在显现。“许多央行仍坚定地把脚踩在油门上,但我们是否真的从中获得巨大利益并不清楚。”关于新兴市场面临的资本外逃和汇率贬值,拉詹表示,“投资者会(从新兴市场)快速撤走资金,但也会回来,正如他们在其他地方所做的那样。”他表示,新兴市场应夯实基础,设法降低通胀率和经常账户赤字,并遵守财政纪律,“一切做好了,就会得到回报”。

  欧洲中央银行行长德拉吉去年年会因可能推出量化宽松(QE)政策而备受注目,本次年会上QE规模是否加大的问题再次成为焦点。瑞银集团董事会主席AxeWeber指出,美联储与欧洲央行货币政策分化是造成国际市场不稳的源头。欧洲央行料将保持货币宽松,但不会持续太久。

  去年的世界经济年会召开时,国际油价跌至每桶50美元水平,而目前纽约油价和布伦特油价均已下跌至每桶28美元左右的水平。油价下滑一方面令新兴经济体收入减少,另一方面不断拖低通胀水平,但有利消费者将更多支出用于其他消费。因此,认为低油价利好世界经济和可能带来不确定性的担忧声参半。

  高盛首席财务官哈维施瓦茨表示,长期来看不认为低油价对于全球经济活动来说是一个实质性的拖累因素。摩根大通的首席执行官杰米戴蒙也在论坛上表示,他希望的大幅波动只是一个深度调整而并不意味着全球性的增长放缓;低油价对于日本和印度等能源进口国来说是有利的,也有利于美国消费者,尽管对于依赖石油出口的国家存在一些冲击。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gzhewang.com/dongcha/2054.html

联系我们

在线咨询:点击这里给我发消息

邮件:admin@yingzhewang.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