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是艰难时刻越要理解「经济周期」 E起洞察
可是,很多发达国家同期的GDP增速,其实比我们国家要低得多。近10年,德国、日本、美国的GDP增速普遍在1%-3%左右,有时甚至几乎不增长了。
只是我们在中国近几年高速增长的经济环境里待得太久了,从来都没有经历过一个真正的经济周期。只经历过繁荣,而没有经历过衰退。以至于,当经济稍微开始下行,就会觉得寒风刺骨。
但是从财富的本质上来说,GDP90万亿,这意味着,去年中国人民通过劳动创造了价值90万亿的东西。
在过去,我一个人一天可以砍一棵树。后来,我有了更好的斧头,一天可以砍两棵树。再后来,我有了电锯,一天可以砍20棵树。劳动的生产率大大提升。
所以,人类到底能够拥有多少财富,能够多么富有,这取决于人类的劳动生产率。财富的增长,来自于生产率的提高。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人类的生产率在一直提升。
有交易,就必然有买方和卖方。买方,可以用货币来购买卖方的商品或服务。而除了货币,买方还可以用另一种东西来购买商品或服务。那就是:信用。
货币,是你今天已经拥有的财富。而信用,是别人相信你未来可以拥有的财富。所以信用和货币一样,其实都是财富。货币是你今天的财富;而信用是你未来的财富。
你今天去吃饭,刷了信用卡,在刷卡时,你吃饭的这笔钱其实并不存在。你需要等到月底发工资,才能把这笔钱还上。你现在没有这笔钱,但你刷信用卡就先把饭吃了。
那你今天其实并没有掏这笔钱,餐厅为什么还愿意让你刷卡呢?是因为银行会先把这笔钱垫付给餐厅。那银行为什么会把钱垫付给餐厅呢?是因为银行相信到了月底你会把这笔钱还上的。
银行对你的相信,就是你的信用。所以信用是未来的财富。一旦你能用未来的财富来参与今天的购买,你的支出总额就提高了。
比如,你本来只有2块钱,现在你用信用又借到了1块钱,那么你本来只能用2块钱来消费,而现在你可以用2+1=3块钱来消费了,你的支出总额就提高了。
你本来只有2块钱,现在你用信用又借到了1块钱,这个时候你的支出就从2块钱变成了3块钱。当你的支出从2块钱变成3块钱的时候,那么就一定有一个人本来能赚2块,而现在能赚3块了,他的收入也就从2块钱变成了3块钱。
同样的道理,那就又有另外一个人本来能赚2块,而现在能赚3块了,那这个人的支出也同时从2块钱变成3块钱……
以此类推,这样环环相扣,就因为最初一个人借了1块钱,导致最终在整个经济中,每个人赚的钱都多了1块,同时每个人的支出也多了1块。
你知道,在计算GDP的时候,需要考量4个比较重要的参数,一个是消费,一个是投资,一个是政府购买,还有一个是净出口。
我举个最简单的例子,假如过去大家都以2块钱进行交易,4个人之间发生了3次交易,那么过去的支出总额就是2*3=6块钱。假设没有净出口额,这个时候的GDP就是6块钱。现在有一个人借了1块钱,所有人的支出都因此变成了3块钱,那么现在的支出总额就是3*3=9块钱。GDP就变成了9块钱。
刚才我们说到,人们可以用货币和信用来交换商品和服务。货币,是今天的财富;信用,是明天的财富。所以换句话说,就是人们可以用今天的财富和未来的财富去消费。
但是,未来的财富今天还不存在,而你居然能用它买东西,这是因为别人相信你未来会创造出来再还给他。
这也就意味着,你今天所买的东西其实多于你今天所创造的财富。今天你还没有把未来的财富创造出来,你就已经提前消费了。
而如果你用未来的财富提前消费,那总有一天,你就必须通过生产出商品或者服务,跟别人交易创造出财富,来把提前消费掉的还清。
长远来看,你的消费一定要等值于你所创造的财富。不然你买的东西是从哪来的呢?而借贷,让我们今天的消费大于我们今天创造的财富。
可是,到了你需要还清债务的那一天,你今天的消费就要小于你今天创造的财富,这个时候你就会变得非常紧张,开始入不敷出了,怎么办?
但是你要注意,你的支出就是别人的收入,你一旦不怎么买东西,别人的收入就变少了,别人收入变少了,那他也不敢买东西了,他不敢买东西,另外一个人的收入就也变少了,另外这个人就也不敢买东西了……
于是就进入一个恶性循环,经济开始快速下跌。直到所有的负债都还清了,大家才又重新建立起信心开始借贷,经济就会又开始增长,进入到一个新的周期。
明白了周期是必然的,你就会明白,经济的发展和衰退,不是取决于人们多么善于创新和勤奋工作,而是主要看借贷的总量。而借贷的总量,在一定程度上,是可以受到中央银行控制的。
中央银行就会开始降低利率,降低利率之后大家借钱的成本降低,有一些人就会又开始借钱,有人开始借钱,就会刺激经济,经济衰退的速度就会放缓一点。
利率降到零,大家都不发生借贷,可以用来消费的信用就没有了,这个杠杆就消失了,这个时候也就意味着,中央银行利用利率来调整经济的能力已经消失,这就叫做去杠杆化。
借款人还不起债务,人就说,算了算了,你还给我一半吧,至少我还能收回一部分,债务就减少了。这个时候,大家还债的心理压力就大大降低。
削减支出、减少债务、财富再分配和发行货币,本质上都是在减少债务,从而使经济重新进入到正向循环。
衰退期之后,就是萧条期。在萧条期,债务已经被消灭很多了,债务的增长速度已经开始低于生产率了。
以现在人们创造财富的水平,已经可以还清债务。人们已经有能力继续借贷了。但是人们还是信心不足,不敢借贷。
那理解了经济周期之后,在每一个时期,我们应该怎么办呢?我们应该怎么配置自己的资产?我们应该把钱重点放在哪呢?
比如,在中国经济高速增长的时候,大家会去买什么?买房子。为什么?因为经济高速增长,随着交易信心越来越高,商品的价格会越来越贵。你越早买,你就越能享受到商品价格上涨的红利。
资产价格一旦下滑,很多人就会意识到,我曾经拥有的所谓的财富,其实都只是帐面数字而已,它并不是财富本身。
因为在萧条期,大家创造财富的速度已经够还债了,其实已经可以开始借钱了。但因为信心的问题,还是没人敢把钱借给别人,资本的价格就会很高。
但这个时候,如果你把钱借给别人,其实是非常划算的生意。当然,你不要直接把钱借给别人,而是可以买国债,或者信用度高的、大公司的债券。
你应该持有股票。在复苏期,很多公司会重新开始高速发展。如果你能及早在底部持有这些公司的股票,你的财富也会进一步提升。
一开始,也许你有很多收入,和一点点债务。这个时候你觉得收入远远大于债务,这对你没有什么影响。
但是只关注收入和债务的绝对值是不行的,你还要密切关注一个非常重要的数据:收入和债务的增长速度。
如果你的债务比你的收入增长速度要快,那你就要非常警惕了。因为总有一天,你的债务会超过你的收入。这个时候你没有那么多收入可以还掉债务,怎么办?
2008年的金融危机,很大程度上是因为,大量本来可能买不起房子的人,向银行借钱买房,背上了可能一辈子都还不起的债务。
这是什么意思?收入增长得快一点,难道不是好事吗?为什么不能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呢?生产率的提高意味着什么?
我一个人一年能养10只羊,随着饲养技术和效率的提高,比如用更好的饲料,更工业化的方法等等,我终于在第二年可以养20只羊了。
生产率提高一倍,那么理论上来说,我的收入也应该提高一倍,对不对?但是,如果我的收入提高了不止一倍,假如提高了5倍。
这意味着,我处于一个泡沫里面,那些多出来的收入,其实是不属于我的。我的生产率根本无法支撑我获得这么多收入。终有一天,这个泡沫会破裂。
这也是雷·达里奥给我们的第三个建议,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因为生产率在长期起着最关键的作用。
拥有财富最根本的办法是什么?其实就是提高生产率。记住,不要让收入的增长速度超过生产率,并且尽一切努力提高生产率。
今天,我们虽然正在经历寒冬,但是你不必恐慌。因为经济周期是一个客观规律。经济下行,它一定会来。但是,它也一定会走。只不过问题是,我们到底能不能度过这个冬天?
虽然寒冷,但我们也该觉得庆幸。因为,没有经历过寒冬的生命,不是伟大的生命。透彻理解周期,记住三个建议,然后,好好学习。冬天,在炉火边读书,等待春天。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gzhewang.com/dongcha/3822.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