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干”要在“四个字”上下功夫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没有落实,再好的蓝图也是“纸上谈兵”,没有落实,再好的政策也是“形同虚设”,没有落实,再好的计划也是“一纸空文”。因此,必须抓好落实。而抓好落实的关键必须紧扣“干”字,在“四个字”上下功夫。
要在“敢”字上下功夫。敢于担当,不仅是对领导干部思想认识上的要求,更是保持党的先进性的体现。在工作中就是不躲事避事、不怕事推事、不拈轻怕重,理直气壮地干、甩开“膀子”大胆地干在前。我国正处在深化改革的关键时期,机遇稍纵即逝,挑战错综复杂。在这紧要关头,广大干部要发扬敢干精神,要有一往无前、不怕困难、敢于在困难和强敌面前“亮剑”的精神,有干事创业的,有锲而不舍、勇往直前、不达目的决不罢休的劲头,要始终坚信“只要精神不滑坡,办法总比困难多”,真正树立起战胜困难的必胜信心,敢干难事,敢干棘手之事,把破解困难当作“磨刀石”、“试金石”,勇于直面困难,敢于挑起担子,要深入一线,主动靠前,在破解发展难题中敢于担当,在碰到发展中的“烫手山芋”时敢于担当,在扶贫攻坚克难中敢于担当,在勤政为民办实事中敢于担当。
要在“真”字上下功夫。实践证明,干工作,办事情,要干好就必须要“认真”的精神品质。当前,有的干部存在不深入群众、不了解群众、不关心群众的问题,致使有些地方出现干群关系紧张,党的形象受损。真干,就是全心全意干正事,勤勤恳恳为人民,坚决杜绝慵懒无为,随波逐流。真干,就要在重大问题上旗帜鲜明、完成好各自承担的具体任务,要坚决克服软、怕、躲、推等患得患失的念头,一心一意扑在事业上。要迈开步子走基层,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深入“田间地头”、“房前屋后”,与群众同坐一条板凳,掰着指头一起算家底、想出路,真正闻一闻泥土气息,真情听一听群众心声,真正帮助群众解决教育、就业、看病等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民生问题,让群众感受到惠及自身的发展成果,在为民实干中树立干部的形象。
要在“实”字上下功夫。空谈误国,实干兴邦。喊破嗓子,不如甩开膀子。没有实干,再好的理论也是空中楼阁,再美的蓝图也是海市蜃楼。作为一名党员领导干部,只有把心思放在“干实事”上,在工作的谋划上实地调研,在工作的落实上脚踏实地,在工作检查上实事求是,才能真正的把握住工作规律,真正的体现自身工作职能,做出惠及群众的实事和好事。实干,就是立说立干,讲求效率。工作不能停留在表面,要切实提高执行力,立说立干,干就干好。实干,就是踏石留印、抓铁有痕,就是一抓到底,务求实效,要持之以恒抓落实,以不抓出成果不松手、不达目标不罢休的久久为功决心和韧劲,才能善始善终,善作善成。实干必唯实,一旦看准了形势、认定了目标,就咬定青山不放松,义无反顾,矢志追求,“实打实”一任接着一任干,一张蓝图绘到底,干出实打实的惠及社会民生新业绩。
要在“巧”字上下功夫。巧干,不是说在工作中投机取巧,而是要讲究用巧法、使巧劲,在干的基础上要学会创新,创造性的开展工作,提高工作效率。巧干不是与生俱来的,它是对某项工作、某件事情的深刻认识和把握,是干的升华,更是敢干、真敢、实干的必然归宿。所以说,党员干部要不断克服能力危机、本领恐慌,注重学习和思考,不断提高“巧干”的四种能力:坚强的定力,面对考验不变质;开拓创新的能力,面对复杂局面不慌神;攻坚克难的能力,面对困难不后退;做好群众工作的能力,面对群众不疏远。要学会“弹钢琴”,既要弹好主旋律,也要弹好协奏曲,在工作中要学会统筹兼顾,不仅要抓住重点,还要学会驾驭全局。既要有火眼金睛,又要眼观六路;既要洞察先机,又要见微知著;既要举重若轻,又要举轻若重;既要懂得思路决定出路,又要明白细节决定成败;既要能够驾驭经济建设,又要能够驾驭复杂局面。要做到发展有思路,维稳有门路,落实有套路,不断增强领导科学发展的能力。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主题测试文章,只做测试使用。发布者:小编,转转请注明出处:https://www.yingzhewang.com/dongcha/3783.html